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民国初年,边疆问题突出,但是北京政府由于诸多原因,无暇筹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注意边疆问题。为实现边疆的内地化,国民政府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以达到政治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一些列经济政策,如在边地屯垦及移民实边,改善边疆的交通与邮政,改良边疆民众的生产技术,设立边疆金融机构并兴办实业等,以此来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国民政府政府还下令改正西南少数民族称谓,取消歧视称呼。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古代治边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治边政策相比,国民政府的治边政策有何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堪称是上世纪最独特而又大胆的试验。尽管其间利弊至今众说纷纭,尽管其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它至少昭示了:两个互相排斥的肌体,在外力作用下快速接纳对方的可能性。”该评论最可能是针对
A. “九二共识”的达成 B. 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C. 南北战争维护统一 D. “宁汉合流”的实现
《共产党宣言》在清未民初曾被传教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和追求真理的进步知识分子等五类人翻译传播,但并未由此掀起和形成时代的思潮和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 翻译者自身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B. 翻译者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内涵
C.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实质性改变 D. 翻译者本身脱离了下层的民众
1947年3月,杜鲁门致国会咨文称“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冷战是全球范围内的权力斗争 B. 冷战既是权力斗争也是观念之争
C. 冷战是全球范围内的观念之争 D. 冷战就是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竞争
1850年代以前的英国,离婚诉讼的判决程序烦琐,并且费用高昂。1857年,《婚姻诉讼法》通过,将离婚诉讼的判决从教会法庭转向了新设立的离婚法庭,并降低了离婚的费用。上述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地位 B. 传统婚恋价值观的瓦解
C. 司法裁定效率显著提高 D. 个人自由观念普遍发展
下表是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职业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
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
财产状况和身份 | 拥有公债券 | 土地投机商 | 高利贷者 | 奴隶主 | 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 | 小农和技工 |
人数 | 40 | 14 | 24 | 15 | 11 |
|
A. 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 B. 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
C. 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 D. 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