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B.公元前6世纪初罗马共和国建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全面抗战开始
左宗棠说:“由于专心做科名之学者多,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他还说:“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这表明左宗棠主张
A.废除科举培养实用人才
B.学习西方技术弥补不足
C.东西方文明应互相借鉴
D.否定传统的义理价值观
白居易《观刈麦》诗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C. 小农生活面临的艰辛 D. 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限制、监督了皇权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至隋初,全国竟有241州、608郡、1524县,合计有2373个县以上行政建制。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以州辖县,同时又省并了一些州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平陈后,又将此制推广到南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州县两级制……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翁礼华《隋文帝: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建制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人类的个体和群体行为。如图所示: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关气候与人类历史关系的信息,并作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