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
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
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清末1907年学部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能入小学和师范学堂,并且男女要分校、分班受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使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B. 《共同纲领》体现了新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C. 《共同纲领》强调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D. 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
A. 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
B. 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 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D. 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 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 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洪仁玕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舌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而左宗棠的幕僚骆秉章则将原来的《英吉利夷船入寇记》改为《洋务权舆》了。这表明了
A. 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B. 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 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D. 傲岸自大的观念开始起变化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