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理论

A. 认为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 完全符合中国半殖半封建的国情

C. 否定了中共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

 

C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民主革命人为地割裂为两部分,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这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所以C项正确。陈独秀认为先经过资产阶级专政,才会经历无产阶级革命,说明他认为不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所以A项错误;这种理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B项错误;这种理论属于右倾投降主义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所以D选项错误。 点睛:“二次革命论”是一种反对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否认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意在强调

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    B. 政治改革的条件

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    D. 社会教化的作用

 

查看答案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

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    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    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    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

 

查看答案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这说明

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

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    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