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

A. 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

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D. 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C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康有为提出 “稍变祖宗之法”说明他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A项错误;也能说明作者并未表明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以及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所以B、D项错误;他提出变法是为了“守地”,说明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所以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理论

A. 认为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 完全符合中国半殖半封建的国情

C. 否定了中共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

 

查看答案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意在强调

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    B. 政治改革的条件

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    D. 社会教化的作用

 

查看答案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

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    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    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    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