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李鸿章在两江总督任上开设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左宗棠则以闽浙总督的身份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在各个地区性集团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合作和协调,即使这些大员调任他所,他们继续与从前创办的企业保持着私人联系。材料意在说明在洋务运动中
A. 军工企业成权力根基 B. 企业运作老式落后
C. 地方官员腐败无能 D. 企业管理程序混乱
史载,清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多次在经筵讲学(大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活动)中对程宋理学提出质疑;在刊印儒学经典时,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这反映出乾隆时期
A. 皇帝推动儒学复兴 B.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 思想领域渐趋保守 D. 君主意图控制思想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
A.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繁荣 B. 宋代不再对外贸进行监管
C.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宋代丝织品质量明显下降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可巧)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该主张的本质在于
A. 警示君主应该顺应民意 B. 说明儒学顺应了自然规律
C. 宣扬加强君权的合理性 D. 印证儒学为封建正统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B. 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C.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 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