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 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
C. 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 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1935年3月5日,南京特别市市长石瑛签发训令,严禁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于未删正前在南京销售,并签发公函称:“按武穆之精忠与秦桧之奸邪,早为千秋定论。该书上述各节遮拾浮词,妄陈瞽说,于武穆极丑低之能,于秦桧尽推崇之致,是何居心,殊不可解。”这表明
A. 国共严重对峙 B. 民族危机加重
C. 汪伪投降日本 D. 国民革命兴起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A. 清朝统治不得人心 B. 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 武昌起义已经爆发 D. 风俗习惯影响革命
《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 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
C. 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 “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C.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