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清两代,州县按官缺制度授官。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千差万别洲县官缺自然存在着肥美苦瘠之分。从清道光朝始,一些省陆续将辖区内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并上报中央获得正式批准。从道光二十三年到同治八年,山西省分期分批逐步报批了21个州县苦缺及十五个佐杂苦缺。河南省在道光二十一年时已有淇县、考域、信阳等地列入苦缺。道光七年,包世臣探讨如何治理山东省时曾吉道:“……旧名七大苦缺,免派一切摊捐银两,仍每年每缺派邻县协济办公银二千两。”清政府从开始时的极力反对到后面的公开批准地方设立苦缺,试纸上是对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的一种迁就和默认,就全局看,设立苦缺仅是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非但无助于地方问题的根本解决,反而引发了地方候补试用官员的奔竞之势和地方吏治的进一步腐败。
——摘编自王丽《清道光朝苦缺制度探微》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道光朝苦缺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道光朝实行苦缺制度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具有良好的教养和悠久的古典文化传统的拉丁文化圈里的一场阳春白雪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头到脚都流露出一股雍荣华贵的贵族气息。发生在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则是一场下里巴人的群众运动。……宗教改革的主要成就并不表现在优美典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而是表现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领域中,表现在朴素的世俗社会和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社会转型的真正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苏联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北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洪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互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尽管“完美”的竞争是不存在的,但“竞争的优势不取决于它的‘完美’”,甚至是相对不完美的市场所产生的结果也要比任何所知的替代物要好。下列措施与之相吻合的是
A. 加强金融管制 B. 增加民众福利 C. 减少财政支出 D. 扩充国有企业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的这一分析,主要是基于
A. 唯物主义 B. 时空观念 C. 史料实证 D. 历史解释
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 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
C. 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