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矛湘,典正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矛湘,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二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室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

——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

材料三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的原因,谈谈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的特点,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1)特点: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权独立(与行政分离);对地方巡视监察制度化;组织机构化。 原因:封建社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 认识: 积极:作为一种常设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吏治的清廉;打击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局限:但是,其本身是皇权专制下的制度,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仅依靠道德和人治,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特点: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建立较晚,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由法学家担任监察官,注重倾听民意,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 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道德约束客观化、标准化;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解析】(1)特点:根据“中央设置御史大夫……其主要职责是监察”“监察与行政相分离”“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概括;原因:根据“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室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概括总结;认识: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回答,积极影响可从吏治的清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角度分析,消极影响根据中国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的原因分析。 (2)特点:根据“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倾听公民意见”“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提炼得出;建议:可从制度、监督机制、法律、舆论监督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B.重建世界货币体系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极权政体

 

查看答案

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D.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查看答案

2008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始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材料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指的是

A. 罗马帝国的文化的历史影响    B. 罗马法中的万民法维系了罗马的统治

C. 调整商品经济下的纠纷和矛盾    D. 罗马法中的陪审团制度为近代西方沿用

 

查看答案

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材料旨在反映

A.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 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 一直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 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