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在教材中要落实“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就材料中所提到的教材变革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十四年抗战”概念是着眼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性的考虑。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作为侵略方的日本,并没有把对中国的侵略分开来看待。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到七七事变前的六年里,虽然中日两国没有全面交战,但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自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天起,东北军民就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抵抗。由东北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拿起武器抵抗日本的侵略,牵制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配合了全国救亡运动的开展。在东北军和义勇军相继失败后,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逐渐成为东北抗战的主体,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批英雄人物。 日本侵占东北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中国军民的局部抗战也没有局限在东北。1932年,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在占领东北后,日本还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及关内地区。从1933年起,日军制造了一系列被称为“华北事变”的侵略事件。华北危急,由北平青年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在这一时期,抗战时期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也是为歌颂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的“大刀队”而作的。 因此,“十四年抗战”不是否定“八年抗战”,而是对前六年局部抗战的肯定,是对前六年局部抗战中中国军民出生入死、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更是对牺牲在战场上的抗日英烈应有的尊重。 【解析】首先做到观点明确且符合史实;论述部分至少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做到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楚;最后总结并点明主题,表达清楚。既可以谈对本次教材改革的认识,也可以谈对教材改革内容的认识。如确定论题“‘十四年抗战’概念是着眼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性的考虑。”,可以列举从1931—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人民已经开展抗日斗争的史实,说明“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十四年抗战”不是否定“八年抗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东、东亚、南亚、美洲、古希腊等古老的文明都创造了各自的时间体系,这些各不相同的时间体系,其适用范围与这些文明存在的空间范围大体上是一致的。这意味着,一旦人类文明分散发展的局面被打破,那么,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群就很难守着各自所熟悉的时间观念和规则长期维持交往。为此,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时历法进行改革,创立格列高利历(即俗称的阳历)。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到19世纪末,格列高利历已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且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与历法和纪年方式的传播不同,国际通用的计时方式则是在19世纪由主导全球化的一些国家共同制定并建议各国遵守的时间标准,他们选择以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全世界的本初子午线,从而为各国计算经度和时间确立了世界通用的标准。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清末,很多知识分子提出了革新纪年方式的方案,对象征皇权的年号纪年方式发起了挑战,并围绕着采用何种纪年方式展开了论争。1895年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主张与世界接轨,采用“孔子纪年”以“起人信仰之心”。1903年,革命党人刘师培发表了《黄帝纪年说》一文,特别强调“黄帝纪年”对于汉民族保持“特立之性质”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知识分子提出了“耶稣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秦始皇纪年”等纪年变革方案。民国建立后,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阳历,1912年元旦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这也为清末激烈的纪年论争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纪年”论争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9世纪全球时间标准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末民初纪年论争的背景,并对这场论争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曾因欧盟自由贸易政策收益颇丰的英国经过全民公投退出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自己支持自由贸易,但却反对美国和其他地区的一些自由贸易的协定。以上现象说明了

A. 经济全球化正走向衰落    B.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紧迫性

C. 西方民主制度的虚伪性    D. 全球化与主权国家利益根本对立

 

查看答案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消息传出,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主流媒体普遍将这一事件作为“紧急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并且认为“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这表明

A. 苏联科技水平已超越美国    B. 意识形态决定科技的发展

C. 苏联国内不重视空间技术    D. 美苏争霸已进入新的领域

 

查看答案

1855年,英国一份颇受欢迎的杂志指出:“伦敦的雾可能会导致下层阶级道德败坏、犯罪甚至社会动荡的问题。”当时知名的艺术家和作家们也认为煤烟反映了社会的退化。以上现象反映出

A. 工业化进程中大众的焦虑情绪

B. 现代主义思潮成为社会共识

C. 民众对环境污染有着科学认识

D. 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查看答案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公民到狄奥尼索斯(“葡萄酒神”)剧场看戏不仅不用买票,还享有观剧津贴。同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一样,该剧场还是雅典城邦主要的辩论场所之一。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剧场成为新的政治机构    B. 城邦活动深受宗教影响

C. 公民生活具有政治色彩    D. 民主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