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传统与近代”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后 A. 清政府...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传统与近代”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后

A.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C. 开始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D. 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解析】本题要明确“传统中国”,即地主阶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封建的中国,“近代中国”,即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中国,故答案选D。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点睛: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区别即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了领导中国近代化的斗争。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下图分别反映的是18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中叶英国工农业人口变化情况。出现图片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B.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C.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工业革命使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形成

 

查看答案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携带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 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科学技术转化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

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B. 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 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 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