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用的战略战术。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敌强我弱形势下...

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用的战略战术。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战术较灵活    B. 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C.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 游击战是牵制日军最有效方法

 

A 【解析】据材料“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都属于灵活机动的小规模战略战术,这是由当时敌强我弱形势所决定的,故A选项正确;“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不是正规军队的大规模作战,故不能说明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作对比,无法体现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故C选项错误;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是正确理解“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的特点和作用,注意与正规军队的大规模作战区别开来,这些战术往往反映了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战术较灵活的特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年份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无同类产品且

找不到相近替代物)

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有同类产品)

总税则

 

必需品

合计

无出口

有出口

合计

 

1928

5.1

5.1

8.1

6.7

4.1

4.3

1929

22.2

17.2

18.3

13.8

9.0

10.3

1930

23.6

17.7

25.1

13.2

10.2

12.0

 

 

A. 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B. 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 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 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查看答案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查看答案

1657年,清政府建立了经筵制度,接受大臣“遵旧典,遣祀阙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的建议,“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供皇帝学习。由此可见经筵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    B. 维护孔子权威和宗法观念

C. 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    D. 提升《大学》《尚书》地位

 

查看答案

《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

A.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B. 法律内容更加丰富    C. 立法部门权力削弱    D. 执法的随意性加强

 

查看答案

《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

A. 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

B. 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

C.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

D. 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