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在...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涉及的是第二次建交高潮是在70年代,其原因是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而②是建交高潮的结果③是指1978年以后,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第二次建交高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 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 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另起炉灶

 

查看答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主席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201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下列各项中对二人出访的共同点归纳正确的是

A. 目的是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B. 旨在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局面

C. 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D. 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鸠摩罗什(约公元343—413年),父为天竺人,母为当时中国西北部的城邦龟兹人。鸠摩罗什生长于龟兹,年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以后,随母游学罽宾、月氏、疏勒等国。鸠摩罗什初学小乘,并旁通婆罗门哲学;在疏勒时始学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经典,誉满西域,遂为龟兹王迎还龟兹。前秦建元十八年,符坚派大将吕光进军西域,便有迎取罗什的意思。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回师据有凉州,罗什滞留凉州十八年,得以通晓汉文。后秦弘始三年,姚兴出兵破后凉,迎罗什到长安,住草堂寺,有“三千德僧,同止一处”。姚兴辟逍遥因为译场,请鸠摩罗什担任译主,并命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等八百余僧人襄助翻译。前后共译出佛经九十八部,计四百二十五卷。鸠摩罗什所译佛经的卷帙,固然不及后来的玄奘之多,但他所译经、论的方面之广,却超过玄奘。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鸠摩罗什成为著名佛学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