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是卢沟桥事变爆发80周年,80年前那场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是卢沟桥事变爆发80周年,80年前那场战争,中国人民付出惨痛代价而终获胜利.有学者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的为这样一个公式: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

请运用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还可以提出新的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 观点一:此公式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浴血奋战;这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垮关东军和美国对日本本士投放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 ③显然,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国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观点二:此公式夸大了美苏等外部因素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①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亚太主要战场,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是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 ②苏联出兵与美国的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进程,但这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部事件,对全局不构成影响。 ③准确地说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整体上走向胜利的趋势,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解析】材料给出的公式: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实际上是让我们阐述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这三个因素在抗战胜利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意义,以及苏联的出兵和美国原子弹这两个外在因素所发挥的效果。要明确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文艺复兴晚期的思想家们对于人权的思考和探讨的观点并不十分一致,但是相对于文艺复兴前期来说,还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对于人性的解放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人的发现和存在而是发现了人的能力,智慧和聪明才智,相信人可以同命运抗争;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可以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甚至可以参与到政治领域中去。不仅如此,这个时期由于学者和思想家们的努力,人们把对产权也看成是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摘编自何松《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权思想探析》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等人将人权标志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之上,将近代民主思潮引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人权思想的宣传是以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为蓝本的。同时,这种人权思想建立在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人权状况没有作具体的分析和揭示,对改善人权状况如妇女解放的途径也未作过多的探讨。随着时局的发展和“劳工神圣”这一新启蒙口号的日渐流行,人权思想有了新的内涵。有了向更广层次发展的内在动力。

——摘编自张代春《试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权思想及其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对期中国人权思想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权思想对民主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D.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25家,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更多,1904年共有50个殖民地银行和2279个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个,分行达5449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自由主义的盛行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垄断资本的膨胀    D. 资本输出的带动

 

查看答案

在古罗马的刑法领域,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罪行越严重。由此可知罗马刑法

A. 重在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 受到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

C. 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则    D.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