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千耦其耘    D. 集约经营

 

C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农业拥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目的在于掌握更高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千耦其耘属于大规模的集体农耕,出现在商周时期,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集约经营是现代生产方式,都与题意无关,故B、C、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 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普遍使用石器、骨器,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B. 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C. 农作物的种类增多,后世的主要农作物此一时期已开始种植

D. 普遍采用铁犁牛耕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罗伯特·赫德(1835-1911),英国政治家。赫德19岁来华,实际控制海关总税务司48年(1861—1908年)。在华期间,他大致向清政府提过不下十个改革方案。在1865年的《局外旁观论》中,赫德建议清政府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精练海陆军、派遣驻外使节、兴办工业等,客观上打破了清政府内部讳言洋务、万马齐喑的局面,影响和诱导了清政府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变革。赫德担任总税务司后,陆续制定了例如各关征免洋商船钞章程、管理华商轮船章程等管理章程,并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备的的近代海关业务管理制度:近代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关产登记制度等。这些做法带有便利西方侵略者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半殖民地色彩,但也规范了管理,使海关机器在进行相关运作时,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赫德还先后引进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事管理制度、办法和理念,建立起近代中国海关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如:强调考试任用、重视学历;专业分工、职业分类细密、各司其职;实行考绩报告制度;高薪养廉等

——摘编自《试论赫德在中国近代海关的廉政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赫德的评价。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史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

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异端,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到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

——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l)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7年是卢沟桥事变爆发80周年,80年前那场战争,中国人民付出惨痛代价而终获胜利.有学者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的为这样一个公式: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

请运用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还可以提出新的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