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 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可以反映由于实行海禁政策,海滨一带无法生活,于是连结为盗。这说明海禁政策的恶果。故选D。A项明显错误,材料主要是说的禁海政策;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指的是容易破产;B并不是材料的直接反应。故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A.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B. 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C. 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 宋代社会风尚的变化

 

查看答案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A.人口众多  B.市民殷富 C.商业繁荣 D.雇佣关系出现

 

查看答案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即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山居

A. 从事商品生产    B. 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 过着自耕农的生活    D. 田庄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千耦其耘    D. 集约经营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 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