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

阅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近代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生产资料工业主要为重工业,消费资料工业主要为轻工业。题中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这不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趋势。说明我国着重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项为现象不是本质可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工业布局,B项排除。材料没有关于这一时段民族工业发展迟缓的数据比较,因此不能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故排除D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2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 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

C. 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    D.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查看答案

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A. 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B. 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

C. 实业救国的倡议者    D. 洋务派的代表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

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 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各项,对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日益扩大的海外殖民地

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③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

④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