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怀抱吉他,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质“1984年”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A 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20世纪90年代中国未进入信息时代,也未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此时收录机热销大江南北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广告只是引领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A. 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 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查看答案

阅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资料生产比例变化图,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近代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2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