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材料三过去商品紧缺,购物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任你挑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进步的原因。
(2)概述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发展趋势。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 企业名称 | 经营者 |
面粉、棉纱 | 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 |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
酿酒 | 张裕酿酒公司 | 张弼士(华侨) |
火柴 | 鸿生火柴公司 | 刘鸿生 |
卷烟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
化工 | 永利制碱公司 | 范旭东 |
机器制造 | 求新机器制造厂 | 朱志尧 |
材料三下图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政治影响。
(3)出现材料三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业企业,从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
材料三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就的。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产生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产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托庇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材料二、三均摘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与“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分别指什么?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使中国日益殖民地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
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 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