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27年7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27年7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裁撤厘金(注:厘金:清政府专为镇压太平军而征收的商税),改征出厂税(即对工业品实行一物一税的原则,征收统一的一次性捐税)。在中原大战结束后,财政部据此于1930年12月15日电令全国裁撤厘金。同时,国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的统税制度。将关税、盐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中央收入,而将田赋、契税、营生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在中国延续了近8O年的厘金。终于不复存在了。

从1928年到1936年,北京地区共废除税目31项,同时新创办了公粮、营业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筵席税、娱乐捐、遗产税、车辆养路费、地价税等多种税。对传统的房捐、契税、屠宰税、田赋四种税也分别颁了新法规。……国民政府在国家预算中每年要复担的前清遗留国债占32%,军费支出占40%,建国经费只有20%。

——摘编自郑备军、林峰《税费改革: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初期税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初期税制改革的作用。

 

原因:军阀割据,中央政府财政困难;传统税收体制瓦解;西方公共税收理论的渗透;关税自主运动(国民收回利权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树立新政权的形象。 积极: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都有所增加;有利于军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抗战准备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局限: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增强国民党发动内战(新军阀混战和剿)的实力。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军阀割据,中央政府财政困难。此外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方公共税收理论的渗透使得税制改革。原有制度的瓦解以及关税自主运动也是直接因素。另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内在动力。 (2)评价历史作用和影响的时候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承认它的历史积极意义,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都有所增加;有利于军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抗战准备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此外,要看到它的不足,只是局部性质的调整,没有改变实质和根本,此外对后来内战是不利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l864年包世臣对松江、大仓一代社会经济情况的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大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l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设继昌隆螺丝厂,以蒸汽机为动力用机器煮茧,雇佣工人六七百人‘产丝精美,行销国外。两年后,广川附近创设4个螺丝厂,十年后增至11家。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伴随共和制度的建立,制定宪法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性工程,在民国早期也成为令人瞩目的政治活动。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开始,到20年代初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再到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正式文本公布,在形式上终于完成近代中国首都共和制宪法的制定。

然而长久以来,民国初年的政治生态通常被公众认为是申国近代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在传统史家眼中,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社会失序就是叙述这段历史的基调,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是人们对民国早期政治的固化认知。

——摘编自《就北洋政治转型对严泉教授的访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解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财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竟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在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竟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英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

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那些必续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待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

——摘编自吴敬琏(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竟争力。!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1993年,国有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入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强调明晰产权,政企分离,完善科学的管理企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股份制改革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英国病”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国企改革措施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 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    B. 美苏冷战的新形式

C. 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D. 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查看答案

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

C.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与世界其他国家整齐划一的观范车牌不同,美国车牌异彩纷呈,州与州互不相同。如威斯康星州:“American ’a Dairyland(美国的牛奶场);明尼苏达州:“10000lakes”(万湖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的多元化

B. 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C. 地理的差异性

D. 各州宜传自己的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