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

1935年,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中共意在

A. 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    B. 争取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C. 停止内战、联蒋抗日    D. 准备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35年党中央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说明中共意识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其目的是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故B正确;A和材料无关;C项是在“西安事变”;D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其意图主要是

A. 论证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B. 揭露日本侵犯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希望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暴自卫

D. 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

 

查看答案

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恶敌人。这说明

A. 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二战起点    B. 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

C. 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顺应时代要求    D. 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符合国际认知

 

查看答案

学者何善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像某些专著所说的那样黑暗专制,到处遏制摧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那么,即使提供再多的机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不会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外部因素无关    B. 北洋军阀政府并不是一个黑暗专制的政府

C. 国内因素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北洋政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 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 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 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查看答案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 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