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材料三: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汉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背景。

 

(1)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2)成功经验: 养老保障法制化;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支持老年人再就业;政府多个部门齐头并进,保障老年人权益;加强老年人保障的社会宣传。 背景:中华民族敬老养老传统;中国面临老龄化问题,养老成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借鉴国外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改革深化,综合国力增强,关注民生。 【解析】试题解析:(1)本问需要学生阅读材料,分别找出各主要朝代的做法,即可将其归为特点。此外,从“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可以得出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2)注意材料二有四个句号,每一分句都可以归纳为一条经验。此外,从材料二第一句话可知,日本政府注重以法律保障老人权益。而我国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背景,从材料三可以得出答案。材料三中的第一句话说明了当时中国即将存在巨大人口压力。第二句话“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说明了借鉴国外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而“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A. 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己经难以为继    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查看答案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不可能

A. 加强政府对于经济的绝对领导

B. 开创一种新的现代化建设模式

C. 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D. 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 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 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查看答案

雅典国家不允许公民对政治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事实上,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学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制下(

A.提倡人人参政              B.鼓吹平等意识

C.缺乏参政自由              D.强调消极参政

 

查看答案

从1973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大力引进外资搞工业化

B. 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

C.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