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C.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A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千耦”可以看到是集体耕作,从篇名可知描写的是周朝历史,即奴隶制时代,故答案选A。选项B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与材料不符合,排除;铁器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描述的是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近代工业出现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D. 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