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基础知识,重农抑商又叫“重本抑末”,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所以AB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贫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 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B.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C.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D. 从长安城的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查看答案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C.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近代工业出现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D. 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