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 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 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关键词为17世纪,当时的商业殖民帝国是荷兰。A是18世纪;C是1588年,均与题干与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事实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光荣革命

C. 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 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查看答案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查看答案

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贫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 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B.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C.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D. 从长安城的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查看答案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C.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