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000多两。

——《宗凤英:一件龙袍千两白银》

材料三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下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

——《汉阳铁厂——湮没的钢铁巨龙》许晓斌、段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导致19世纪中期中英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规模大,产品供应宫廷,生产不计成本。皇权至上,统治者的贪欲。 (3)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 (4)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规模大;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这条道路最终失败。 【解析】(1)根据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不难归纳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根据材料即可归纳。龙袍昂贵要联系君主专制制度等分析原因。 (3)主要考查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由材料中“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19世纪的前70年里”“1820年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等信息可得出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为1700年至1820年中国领先世界,1820年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两国之间的差异可以分别从两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思想教育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4)考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对其进行评价,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 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 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 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查看答案

如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19世纪40﹣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期

代表刊物

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A. 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B.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

C.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

D. 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 扩展了工业文明

C. 加强了世界联系    D. 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 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 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 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查看答案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坊市制度崩溃

C. 土地政策调整

D. 政府管理失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