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

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他批评的是

A. 社会矛盾    B. 计划经济

C. 过度的福利政策    D. 选举制度

 

C 【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说明作者不赞成福利政策,故C项正确;“社会矛盾”是福利政策想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选举制度与材料没有任何关联,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的八五计划顺利完成,但随后经济增长率停滞和下降,九五”“十五计划均未完成。导致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革措施过于激进    B. 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C.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 个体生产束缚了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

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股票分散化的趋势

B. 少数大股东掌握企业所有权

C.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D. 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理想地发展。据此可知,弗里德曼主张

A.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

C.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 实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

 

查看答案

赫伯特·斯坦在《总统经济学》中说:“大萧条描述的是旧有的政策,它为新政策的产生敞开了大门。”“新政策”的特点是

  A.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政府大力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D.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