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称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行驶职权时,往往可以不受约束,直接受皇帝控制。六科给事中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进行业务监督。两者互不统属,也不隶属于任何其他机关,直接受命于皇帝。在地方,除了十三道监察御史,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对御史、给事中违法失职行为的处罚也是极为严格的,“若知善不举,见恶不拿,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安置”……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上自朝廷,下至庶民,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等新式传媒工具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被解除了。

——摘自《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败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时期与近代西方监察制度的异同点,并简析其共同影响。

 

(1)特点:机构众多;官阶低,但权力大(监察官位卑权重);监察官员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中央形成有两套平行的监察体系;注重对监察官员的严格管理;服务于专制皇权 (2)相同:都体现了分权色彩;都加强了社会监督;加强立法监督,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不同:西方监察制度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范畴,是近代民主制度;晚清的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君权。 影响:有得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析】由“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行驶职权时,往往可以不受约束,直接受皇帝控制。”可以概括出机构众多;官阶低,但权力大;监察官员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由“六科给事中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进行业务监督。两者互不统属,也不隶属于任何其他机关,直接受命于皇帝。在地方,除了十三道监察御史,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以概括出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中央形成有两套平行的监察体系;注重对监察官员的严格管理;服务于专制皇权。 (2)第一小问异同,根据材料二“清末新政以后,逐步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和材料三“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可知晚清和美国间共同点,都提倡分权,都注重监督监察,都强调法律的尊严.至于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晚清属于封建社会,而近代美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不同,决定“分权”,了他们维护的阶级利益也不同.第二小问影响,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监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平稳运行;“法律的权威”,有利于法制社会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Sino-JapaneseWar),对此评价最合理的是

A. 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    B. 前者忽略了战争的民族立场

C. 两种叫法都不利史学研究    D. 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

A. 利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B. 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C. 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 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查看答案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A. 开启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查看答案

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俄国人民通过“外科手术”

A.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    D. 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的一份文告称:“弟兄,你受骗了。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在城市里创造一切财富的人无衣无食,无处栖身,求助无门;但是乡下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有钱的地主和企业主这两种被叫作剥削者的人,会有什么区别吗?”该文告的意图是

A. 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B. 寄望获得农民支持

C. 揭露私有制的罪恶    D. 彻底消灭资产阶级阶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