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为1896——1945年中日两国互译书籍出版的情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为1896——1945年中日两国互译书籍出版的情况。(材料选自关捷《1896——1945年中日间书籍翻译之考察》)

表1:1896——1945年中译日书籍表

年代

总类

哲学

宗教

自然

科学

应用

科学

社会

科学

中国

史地

世界

史地

语文

艺术

合计

年平

均数

1896-1911

8

32

6

83

89

366

63

175

133

3

958

63.86

1912-1937

20

62

19

249

243

660

86

75

312

33

1759

70.36

1938-1945

2

3

1

23

18

42

8

9

32

2

140

20.00

合计

30

97

26

355

350

1068

157

259

477

38

2857

 

占总数%

1.10

3.40

0.90

12.40

12.30

37.40

5.50

9.10

16.70

1.30

100.00

 

 

表2:1896—1945年日译中书籍表

年代

总类

哲学

历史

自然

科学

工程

技术

产业

社会

科学

语文

文学

艺术

合计

年平

均数

1896-1911

1

2

2

0

0

2

3

0

6

16

1.06

1912-1937

3

397

56

1

6

25

163

5

146

802

32.08

1938-1945

21

15

61

12

60

111

203

9

116

608

86.85

合计

25

414

119

13

66

138

369

14

268

1426

 

占总数%

1.75

29.03

8.35

0.91

4.63

9.70

25.88

0.98

18.79

100.00

 

 

对中日之间相互译书的信息进行比较可得出多种结论,选择两种结论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本题结论正确,解释合理即可得分。以下为示例答案。 示例结论一:1896-1911年,中译日书数总量多,日本译中书总量少(相差近一倍)。中国知识分子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急于从日本寻求强盛之道,其中通过译书,向中国人介绍强盛的经验。而日本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人增强了“自尊心”,对中国文化有所藐视,出现一股“脱亚入欧”风潮。 示例结论二:双方译书的重点不同:中译日书的重点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语文;日译中书主要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很少。中国是弱国,又面临民族危机,主要是救亡图存与发展问题,所以多翻译日本在政治、科学方面的书籍。中国国学对日本影响深远、已久,中国在科学、工程方面落后,引不起日本注意。 示例结论三:中日译书随着时间的发展,中译日书有减少的趋势,而日译中书有增多趋势。全面抗战,译者忙于抗战,或无安定环境,无法翻译日书,战争期间出书条件(缺纸、印刷紧张)十分艰难。日本通过翻译,获得中国政治、军事等情报;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依然从事翻译中书。 【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1896——1945年中日两国互译书籍出版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译日书籍表、日译中书籍表两个方面对中日之间相互译书的信息进行比较,再选择两种结论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例如:1896-1911年,中译日书数总量多,日本译中书总量少。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急于从日本寻求强盛之道、日本甲午战争胜利后 “脱亚入欧”等方面予以说明。注意结论正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一批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率先发展为工商业城市,并带动交通和工矿类型城市的兴起与传统城市的转型,原有的管理行政中心型的城市制度已不适应。清末推行地方自治,各地富有的工商业者逐渐掌握所在城市的政治权力,并导致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专门管理城市的行政单位“市”的出现并推及全国。“市”的设置依据人口数量和税收性质,不取决于行政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的管理亦具有相当浓厚的资产阶级地方政权的性质。自清末开始到北伐战争胜利以后的数年,各地的城市自治运动实际是秦汉以来的第二次城市革命。

——摘编于吴松弟《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

材料二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后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

霍华德主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他提出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主张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请回答:

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组群示意图(《明日的田园城市》插图)

——摘编于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十世纪之初中国城市革命的突出表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霍华德“田园城市”方案。根据材料指出中西城市化进程存在的差异。

 

查看答案

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关系时,有人评论道“中欧建交的原因主要是安全和战略的动机,而不是商业性的”。这样评论是因为

A. 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转变    B. 美苏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C. 苏联的扩张严重威胁中、欧的安全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1936年希特勒积极筹办柏林奥运会,建造了大型体育馆,兴建了九个运动场,修建豪华的奥运村有160栋建筑和38个餐厅,总共投资2500万美元。德国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应对经济萧条问题    B. 宣扬和平竞争理念

C. 展示德国经济实力    D.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查看答案

1820年的英国某镇的选举中,一位来投票的男子被告知他没有投票资格,因为他将家庭的财产放到了配偶的名下。最后男人回家将妻子带过来,才完成投票。这一现象说明了

A. 英国大量女子获得选举权    B. 城镇化推动英国民主进步

C. 英国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D. 英国选举权有财产的限制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40年代,公民修昔底德作为一个颇有实力的保守集团的领袖,提出让自己的支持者坐在一起,以便统一发言、统一投票。他的诉求没有被公民大会接受。其实雅典一贯反对这样的诉求。这表明

A. 雅典民主实为多数人剥夺少数人的民主    B. 公民言论自由受到公民大会的限制

C. 雅典对能操控民主权利的力量极为敏感    D. 修昔底德的实力威胁了雅典的民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