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关于明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材料:
材料一当时全国产铁地区共有一百余处。丝织业中“花楼机”能在凌娟上提织各色花纹,万历时,嘉兴濮院镇机匠改土机为新式的“纱绸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明中叶时民窑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民间约二十余座青瓷窑,每窑烧制小器可达千余件。制瓷器工场中叶分有和土、印器造坯、圆器造坯、过利、纹水、打圈、过锈、入匣、满窑等不同工种,所谓“共计一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万历以来,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温州地区,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肪织业,苏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
材料二粮食、生丝、蔗糖、烟草、绸缎、纸张、燃料、油料、木材、铜器、铁器、瓷器以及各种手工艺品,也都大量涌进市场。徽州许多人“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经商者不计其数),最著名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西北大贾购买江西贛州城南所产的蓝靛,山东东昌出产的棉花,“商人贸于四方”。南、北两京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四方财貨駢集”苏州自“吴闾至枫桥,列市二十里。”杭州“内外衢巷绵亘数十里”;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长江沿岸的武昌、汉阳、荆州和运河沿岸的天津、临清、淮安,既是交通要津,又是贸易中心;江南地区集市密集,通过水路交通和市镇相连,形成商业网络;明中叶后,“朝野率皆用银”,市场上大小买卖,都以银计算。
材料三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有的小户被大户固定雇佣,有的則没有,每天早晨在玄妙观口聚集着没有固定雇主的小户上百人,“听大户呼织,曰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則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則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松江西郊的署袜店百余家,径售用洁白尤墩布缝制的尤墩暑祙,极其轻美,四方争购,“合郡男妇,皆以做祙为生,从店中计制取值。”这里,暑祙店商人已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买主。
——根据候外庐主编十院校《中国古代史》和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中国古代经济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明中后期手工业发展特点。(不能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特点。(不能摘抄原文)
(3)指出材料三中新型生产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如何评价材料二、三所述经济现象的历史地位?
《食货》的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表明( )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据统计,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大陆有高校211所,到1953年调整完毕,全国高校被肢解、重组为182所。这些高校以专科为主,专科又以工科为主,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新中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办出特色
B.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C.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D.落实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中国古近代哪些史实可以佐证马克思这—论断
①鲜卑族、女真族入主中原
②蒙古族的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③满清对全国的统治
④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征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过程中,中共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1956年,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价值规律将始终存在着而且作用着,所不同的只是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已。”另一位经济学家顾准提出,“让市场的力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他们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批拓荒者。但遗憾的是,对这些真知灼见,当时既未能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理解和关注,也未能被政府的决策者所采纳。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始被全党重视,下列体现中共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是
选项 | 时间 | 内容 | 意义 |
A | 1982年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 |
B | 1987年十三大 |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 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
C | 1992年南方谈话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十四大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
D | 1992年十四大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A. A B. B C. C D. D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中苏矛盾,整个六十年代里,苏联军队在中苏、中蒙边境向中国进行挑衅事件达11000余起,中国政府和人民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究其根源,在于
A. 苏联追随美国反华 B. 中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根本差异
C. 苏联领导人的更替 D. 中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