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A. 以德治国,反对刑罚

B.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

C. 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D.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B 【解析】据材料中“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等信息可得出主张以刑罚治国,而不是反对刑罚,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治民无常,唯治为法”“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等信息可以得出应该是法家的思想,依法治国,厉行赏罚,故B项正确;无为而治属于道家的思想,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札(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

A. 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    B. 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

C.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    D. 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查看答案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 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 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查看答案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

B. 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

C. 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

D. 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 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    B. 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

C. 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    D. 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