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所有权 C. 劳动者的积极性 D. 劳动成果的分配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对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推翻清政府 B. 平均地权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 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 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D. 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 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C. 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
“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受到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即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关于古代这种国家机构的设置产生的效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与制衡,导致了行政效率降低
B. 各部门分工合作,有利于责任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C. 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D. 各部门权力分散,实质上有利于皇权集中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B.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 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