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一变化表明
A. 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 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 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A. 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 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C. 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 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 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 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地区 | 台湾 | 四川 | 云南 | 广西 | 湖北 | 河南 | 湖南 | 陕西 | 山东 | 河北 | 安徽 |
时间(年) | 1717 | 1733 | 1735 | 1736 | 1740 | 1743 | 1746 | 1749 | 1752 | 1758 | 1768 |
A. 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 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C.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D. 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A. 雕版印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唐政府对印刷业的支持力度较大
C. 雕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D. 雕版印刷技术在唐后期日臻成熟
1976年陕西出土的某青铜器上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勤勉)尹亿疆。”天子“勔尹亿疆”主要是由于
A. 别为字祖,继别为宗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D. 祖宗圣人,百世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