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A. 天主教由美洲东传 B. 欧洲工业文明的确立
C.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D. 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B. 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二手史料
C. 可能会刊登流行服装苏式列宁装
D. 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中国新闻网《2013年中国式婚姻状况调查白皮书》:“见面礼”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衣服、布料等物,80年代后期“见面礼”为手表,90年代变为首饰、戒指、项链等。……有86%的人认为结婚准备房子是应该的,……8%的人同意接受与外国人结婚。材料反映了
A. 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B. 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女性社会地位太大提高 D. 对中国传统婚姻的彻底摒弃
下表是2006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它反映出的问题是
A. 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B. 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C. 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 D. 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速度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A. 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B. 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D.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 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 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 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