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中的四组经济数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下表中的四组经济数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棉花(单位:百万吨)

1.30

1.64

2.09

2.16

原油(单位:百万吨)

0.14

1.46

11.31

104.05

钢(单位: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

 

 

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 “文革”十年动乱破坏了公有制基础

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C 【解析】从表格看,题干中的四个时间中,粮棉和油钢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的粮棉属于农业范畴,而油钢属于工业范畴,结合时间来看,1952年与1957年比较,油的产量增长了10倍左右,钢的产量增长了3-4倍,而粮棉产量则增长有限,据此可以推断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5年——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情况

时间

北京

天津

上海

全国

1925年

23家

14家

33家

84家

1934年

2家

10家

59家

93家

 

表中银行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    B.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 政治重心南移    D. 民主革命在京津轰轰烈烈开展

 

查看答案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世之所谓温和改革者,宜莫如李、张矣……然则再假以十五年,使如李、张者……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于国之亡,能稍有救乎?既不能救亡,则与不改革何以异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全盘否定了李、张的改革    B. 学习洋操量少力弱导致改革失败

C. 革新制度才能改变中国全貌    D. 评价改革成败标准是战争的胜负

 

查看答案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查看答案

唐睿宗曾说:“寅亮天工,弼谐庶绩,宰臣之任也;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繇(由、从)此焉。”这说明

A. 唐朝行政权与监察权相互制衡    B. 唐朝行政权与监察权职能划分明确

C. 唐朝君主受到监察机构的制约    D. 唐朝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