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有西方人这样说:“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会这样迅速的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因为从环境来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这里地价贵、房租高、工资昂、水源不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其他地方常动荡不安,上海则不然。”这说明
A. 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取决于安定的环境
B. 社会动荡是近代中国经济滞后的根本原因
C. 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
D. 近代上海的发展受到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
“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而所做之工妇女能之,男子岂有不能为之理?计不如以男易女”。材料反映了
A. 对妇女的关心与尊重
B. 传统封建观念影响妇女就业
C.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 妇女不能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建设汉阳铁厂时,为了使该企业置于自己的鼻子底下,把厂建在既不就煤也不就铁的汉阳,厂址低洼,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了三十多万两白银,厂未开工,资金已远远超出原计划,欲罢不能,只好一再罗掘追加。这表明
A. 洋务派的作为不利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B. 官僚的魔影给官办民用工业带来了不幸
C. 汉阳铁厂投入经费严重超出预算 D. 张之洞贪污腐败利己思想非常严重
北洋水师的英国教官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水师中有“不怕丁军门(提督丁汝昌),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官兵处处与这位严苛的教官作对,琅威理被迫辞职回国。此后,北洋水师“晚间住岸者,一船其半”。由此可见
A. 北洋官兵自觉维护主权 B. 英国侵略势力受到一定遏制
C. 北洋水师已经实现西化 D. 社会环境制约近代海军发展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式农具与传统耕作制度难以融合 B. 人口和耕地的增长大量消耗购买力
C. 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D. 传统观念造成农民的经营思想固化
近代德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后起的工业强国。1840年,在普鲁士铁路上运行的机车中有90%是从英国进口的;到1853年70%的机车是本国制造的,铁轨不仅全部自给,且有出超;20世纪初,德国的科研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1901—1920年间德国共有16人获诺贝尔物理学或化学奖,而同期,英国7人,法国7人,美国4人。联系材料,下列对近代德国迅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引进别国技术经验与大胆创新相结合
②国家统一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前提
③德国有重视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传统
④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保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