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在《历史的裂缝》中写道:“1895年8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敕令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光绪帝的这一诏书
A. 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需要 B. 促进了清廷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
C. 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 D.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该规定
A. 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 B. 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 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 D. 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材料主要反映出
A. 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
B. 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
C. 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
雅典曾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所谓“私心”就是对国家缺乏好感。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说明雅典法律强调
A. 城邦至上 B. 人民主权 C. 公民意识 D. 轮番而治
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 B. 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 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D.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 社会习俗 B. 区域经济 C. 边疆治理 D. 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