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56年年底,中国超过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A. 农村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 农业集体化己基本实现 D.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A.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
C. 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 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 B.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
C.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镇城已建立 D.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
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
A.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 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 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 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 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 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194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
A. 强调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职能 B. 说明二战后美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C. 说明美国国家干顶经济政策开始得到保障 D. 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确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