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苏共二十七大制定了加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后来又提出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此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说:“脱离苏维埃制度的原则并滑向不可控制的市场,就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苦难。"反映苏联
A. 原有经济体制不适合市场经济 B. 改革失败导致解体
C. 国内存在着有关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 D. 政治体制束缚了经济体制改革
《全球经济史》提到日本通商产业省计划调控解决日本国内消费需求增长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扩张消化了全部劳动力,就业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长导致日本人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开始购买冰箱和汽车。表明日本此时的发展得益于
A. 国家调控
B.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C. 科技推动
D. 社会保障完善
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英国病”的主要病因是
A. 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后受到美国制约
B. 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 英国实行国有化同时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位衰落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
资中筠《美国十讲》中说:他(罗斯福)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了人权,把社会向平等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是
①他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②他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③他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④他调整税收政策,降低工人税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大国的兴衰》中说,苏联在重工业方面创造了小小的经济奇迹,重工业产量在1945——1950年增长了近1倍。为此,斯大林政权不惜把大多数苏联人的生活标准降低到革命前的水平上。说明
①计划经济是苏联工业化的基础
②斯大林模式忽视了民生问题
③计划经济符合二战后苏联的国情
④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创新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中记载,一战后苏(俄)复苏缓慢、异常困难。内战结束后列宁立刻决定,推迟建立共产主义的尝试。可知
A. 列宁创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C. 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