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叶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弛千里”。材料主要反映
A. 徽商无视国家经济政策 B. 长途贩运是徽商重要经营方式
C. 徽商资本雄厚吃苦耐劳 D. 徽州商业经营的传统源远流长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漕渠 D. 灵渠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 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 铁器开始使用于农具制造 D. 使用了先迸的曲辕犁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图示的工具或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制和应用的,其中开始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 耧车 B. 筒车 C. 犁耕法 D. 翻车
工人地位的变化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工业革命积聚了巨大的财富,但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的分配却十分不公,造成严峻的社会紧张状态。
濒临灭亡的手工工人想起了伊丽莎白时期制定的国家干预政策,于是就非常希望恢复国家立法,用立法的手段调节工资与物价,保障自己的生存。
面对工厂主的压榨工人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工厂主,迫使厂主做一些让步。这样,就产生了工会运动。……工会运动一般不愿卷入政治活动,生怕政治活动会影响内部的团结。
第三次议会改革后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也就是说,工人阶级最基本的要求到这时(1885年)终于成为现实。这时,距宪章运动的爆发大约是半个世纪……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政府授予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的权利,政府还组建了“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以贯彻这些权利。……1933至1938年间,工会成员人数增加到原来的三倍。1938年,政府通过进一步立法,对工资和工作时间进行管制,并保护弱势团体。
1947年颁布的塔夫特-哈特利法案大幅度削弱了工会的力量和权力,从而部分地废除了20世纪30年代对劳工有利的立法。……这也说明了缺少政治臂膀的工人运动的弱点。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工会组织已经面临着对于它们行为的种种限制……
——詹姆斯·富尔彻《资本主义》
材料三:联邦德国一方面保证公民具有高度的社会保障,即公民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住房补贴、教育资助负担平衡,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征纳国家税收。国家社会保险和国家社会税收的统一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福利国家原则的实现。
联邦德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保障社会安定、缓和社会的冲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到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不断加码的社会保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包袱,成了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造成手工工人濒临灭亡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英国成年男性工人获得普选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政府在1933年以后保障工人权利的目的是什么?1947年政府削弱工会力量对美国工人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德国福利制度有哪些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工人权益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