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6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6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日本为10.8%(1952—1960年),西德为7.8%,意大利为5.5%(1951—1960年),法国为4.8%,美国为3.2%,而英国仅为2.7%;而在1960—1969年的年均增长率日本为11.1%,法国和意大利为5.9%,西德为4.9%,美国为4.5%,英国为2.6%(仍居末位)。可见,20世纪在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低的,英国的经济实力也降至第五位。而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在英国发生的停产大罢工(1966年)、通货膨胀等进一步“阻碍了英国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经济模式的转型,削弱了英国参与现代世界竞争的能力。”为了找到医治“英国病”的良方,英国最终决定申请加入欧共体,以期获得一种外在力量来推动英国国内的改革进程。

——互联网整理

材料二英国是欧盟28个成员国中对欧盟怀疑态度最强烈的国家。市场开放上,不少英国人认为英国向来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依赖全球市场,让英国接受开放的全球市场比限制在欧盟市场更好一些。地缘政治上,隔着一条海峡,很多英国人完全没有欧洲人的感觉。难民、人口流动等问题让不少英国人对欧盟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和反感。从政治文化来看,英国更加倾向于保障自由、减少管制。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同时,由于英国是一体化进程的晚到者,在共同体内总觉得处处吃亏,这种利益考量强化了英国的“疑欧”情绪。

——互联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

(3)报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

 

(1)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六十年代英国遇到的困难和严重经济问题促使英国决定加入欧共体,以期摆脱经济困境;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2)原因:英国市场更加开放,更加依赖全球市场;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 (3)原因:国家利益;国家综合实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与欧共体及欧盟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1)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了找到医治‘英国病’的良方,英国最终决定申请加入欧共体,以期获得一种外在力量来推动英国国内的改革进程”等信息,再联系所学,从这一时期美苏关系及英联邦的变化来说明。 (2)英国脱欧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少英国人认为英国向来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依赖全球市场”“地缘政治上,隔着一条海峡”“难民、人口流动等问题让不少英国人对欧盟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和反感”“从政治文化来看,英国更加倾向于保障自由、减少管制”等信息归纳得出。 (3)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可以联系上述总结到的影响因素如国家利益、国家综合实力、文化传统和涉及到的国际形势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根据习近平讲话精神,官方提出“14年抗战”概念,取代“8年抗战”的传统说法。

解读材料,提取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至少提出两点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际上导源于它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拉进世界潮流之中,这就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到清朝覆灭时,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已能从多方面适应世界潮流,大体走上了正常轨道。

——摘编自张振鸥《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

材料二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协调机械化与就业、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一大特征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特征对中国近代化与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工业化道路”策略上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雄安新区相比深圳和浦东定位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查看答案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据此分析

A. 斯大林模式形成    B. 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 新经济政策被终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