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邓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A. 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 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 1960年第一季度 | 1975年第一季度 | 1985年第一季度 |
积极报道 | 0 | 2 | 51 |
消极报道 | 323 | 81 | 88 |
中性报道 | 16 | 10 | 224 |
A. 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 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 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 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印度领导人曾指出:每个国家都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向他国学习而不是被别国强加,这需要一种新思路,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好提供了这种思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让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发生作用。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解决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争端 B. 是普遍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
C. 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D. 消除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950年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这表明毛泽东
A. 支持蒋介石当总统
B. 称赞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
C. 同意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
D. 认为新中国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
台湾学者鲁凡之在《论中国——神州巨变》中指出:“先进”而力量微弱的香港与“落后”而力量强大的大陆之间互相牵制,使“一国两制”得以实行。对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是
A. 社会制度的优越 B. 叶落归根的观念
C. 大陆国力的增强 D. 香港经济的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