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浓厚的军事色彩
B.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民主性
D. 专制独裁性
依据罗马史学家利瓦伊的记载,《十二铜表法》大约制订于公元前451年至450年。负责制法的10人小组将法律先后提交公民大会通过后,分刻在12块铜牌上,树立于罗马城内的广场上。这种做法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用文字明示了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的起源 B. 保障平民利益,完全解决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C. 是罗马的基本法律,标志着罗马法完全成熟 D. 是在奴隶的要求下设立的,彰显了法治精神
美国《新闻周刊》2016年1月7日一篇文章中提到“加入安理会后的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领导人宣布将增加维和人数……这预示着北京对国际干预的新态度”。对上述说法的理解与事实接近的是
A. 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建设性工作 B. 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获得在安理会的席位
C. 宣告着反对霸权主义的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 多极角逐之对抗与平衡的新格局正式形成
国民政府1936年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B. 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C. 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D. 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的提案,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共鸣。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追寻孙中山路线的新党也正在为纪念这个重要日子而精心准备。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可能为两岸主流学者所共同接受的是
A.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
C. 辛亥革命的结局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D. 辛亥革命废除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