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

《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A. 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B. 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C. 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D. 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解读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表明汉代选官制度逐渐考查学识和文案能力。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汉代察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在评价某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这一制度

A. 最早开创于夏商时期

B. 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C. 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

D. 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查看答案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 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B. 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 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D. 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 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 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C. 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 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必要性

B. 宗法制的合理性

C. 立嫡制的合法性

D. 世袭制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