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造成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 苏俄政策严重脱离国情现实
C. 大规模开垦荒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D. 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于列宁的这种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 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 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 苏俄新经济政策带来国民经济恢复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 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 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 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B. 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 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D. 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 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B. 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 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
D. 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