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强大潮流,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它们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使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在国际贸易的强劲发展势头中,发达国家不仅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而且也成为国际贸易的垄断者。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并使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空前竞争,促使发达国家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新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摘编自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论》
材料二跨国公司可以说是反全球化运动或思潮的最主要靶子,它们经常很有理由地被指责为任意转移利润和营业,从而损害其营业所在国的征税能力,最使跨国公司本身担忧的与其说是母国以外对它们的不满,不如说是母国国内劳工界因其输出工作机会而来的愤懑。反全球化的另一部分重要力量,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人权运动分子等带有后现代和世界主义色彩的成分。在他们的脑海里,全球化这一术语所唤起的是一种在社会和道德意义上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情景:在唯利是图的跨国资本和物质主义的大众消费欲望驱动下,全球经济巨无霸不顾一切地碾平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所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时殷弘《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力量》
(1)据材料一概括“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的依据,(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运动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大地里,……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触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斌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儒学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据材料一、二、三,谈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各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思想内容和成果来论证学者钱穆“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杨.280字左右)。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揭示了两国在政治制度发展方面的不同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郊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制度下受贫困。……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的表达了。
——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来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
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列举雅典民主政治改革中的相关史实。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弊端。
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对色彩的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画派应是
A. 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印象主义
D. 浪漫主义
苏俄(联)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银行作为信贷机构而独立存在已失去意义,政府发布《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宣布银行机构与财政机构合并。苏俄(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 引发了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B.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D. 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该法附有一个《托马斯修正案》,授权总统可以用6种不同方法增加货币供应。其中包括:印发30亿美元纸币;降低联邦储备金额;降低美元的含金量至50%。上述措施的施行
A. 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B. 降低了美国商品的国际竟争力
C. 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D. 推动了美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