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如果产业革命仅仅在于一些技术改进,如果它的后果并不扩张到设备和商品之外,那么,它就终于成为一个不大重要的事件,它在通史上只能占很少的篇幅。但是,它通过物质东西的媒介,即人类的需求,筹划和活动等具体表现便对人发生了影响。”(引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下列表述不属材料中“影响”的是A.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B.多种化学全盛材料的创制大大丰富了人类生活
C.农业在国民经哜中的比重明显减少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部分统计资料
年代 | 商办 | 外商企业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2﹣1894 | 53 | 4697 | 103 | 28000 |
1895﹣1913 | 463 | 90801 | 136 | 103153 |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B.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C.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民族工业 D.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次数 | 375 | 493 | 874 | 513 | 5105 | 5344 |
频率 | 0.85次/年 | 1.7次/年 | 2.7次/年 | 5.31次/年 | 18.5次/年 | 18.9次/年 |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A. 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B. 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C. 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 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