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C.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士大夫逐利成风,道德败坏。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士大夫阶层从“羞与富商为伍”到主动结交富商,甚至与富商通婚,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商人地位有所提高,A项正确。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 ②③    B. ①②    C.     D.

 

查看答案

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民营作坊工人增加

 

查看答案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 康熙通宝钱    B. 大量白银货币    C.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D. 精美的棉布船帆

 

查看答案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 北宋中期    B. 元末明初

C. 明末清初    D. 鸦片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