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为“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国...

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为“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国度。这些“新创造”主要是指

A. 机器和工厂    B. 法律和制度    C. 理论和学说    D. 文艺和文学

 

A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1828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因此“新创造”主要是指机器和工厂,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

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

B. 世界市场的拓展

C. 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 圈地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局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世纪最大遗产是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国内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中国给出的答案是

A. 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激发农民干劲    B. 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C. 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加强引进外资    D. 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