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为“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国度。这些“新创造”主要是指
A. 机器和工厂 B. 法律和制度 C. 理论和学说 D. 文艺和文学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
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
B. 世界市场的拓展
C. 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 圈地运动的开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局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世纪最大遗产是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国内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中国给出的答案是
A. 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激发农民干劲 B. 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C. 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加强引进外资 D. 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